一、相关特性
“ 管理上市”系列丛书之 《上市·策》认为,薪酬必须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性。
薪酬福利是每个员工都关注的问题,也是提升员工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公平性和 竞争性是维护员工对 薪酬满意度的两大原则,公平性可以通过公司的组织、 职位系统和评价系统完成。 薪酬策略将本企业的薪酬与市场实际水平进行比较,以确定支付的 薪酬的相应范围。这就必须从外部获取相关的情况,包括熟人问讯、收集候选人 薪资信息、个别职位非正规调研等,但是这些信息不具备完整性和系统性。 福利是固定薪酬保健作用的强化,它能起到减少甚至消除员工的不满意感,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这是因为福利反映了企业对员工的长期承诺,在员工的观念中己经把福利视为固定收入的一部分。
二、设计目的
(1)建立稳定的员工队伍,吸引高素质的人才;
(2)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创造高绩效;
(3)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协调。
三、常见错误
企业福利在管理上常常犯以下几种错误:
1、平均福利
不管什么性质的福利,分配搞 平均主义,人人有份,没有份额差别,没有工作好坏,不讲对工作的贡献大小。表面好象公平,其实本质上反而伤害了公平。
2、秘密福利
有的福利不让大部分员工知悉,只在小范围内的人员中发放。大部分员工也根本没有渠道去了解还有什么特殊的福利,只在不小心碰见有的员工大包小包从单位往家搬送时,才恍然大悟。
3、职务福利
把福利与担任职务挂起钩来,不问工作绩效的实际贡献。只要在这个位子上,你就可以享有通信、私车或者住房等方面的一定级别待遇,即使犯个错免了职也可以仍然保留原 职级福利。想当然地认为,工作干好了都是领导做出了大成绩,自然福利也就当先了。如此的官本位福利,跑官要官现象不足为怪。
4、关系福利
因为福利有利可图,所以成为极少数管理人员拉拢关系的筹码。和我关系不错,就给你分配点福利。大关系大福利,小关系小福利。福利还成了一种交易,以此福利换彼福利。要想得到一个度假指标,没有几层关系是不行的。本是大家的福利,却被少数人演变成私人的福利。
四、激励作用
1、福利政策正确导向
企业采取福利措施,目标是使员工行为与企业行为保持高度一致, 有效地将广大员工团结在一起,群心群力,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福利从本质上讲又是一种补充性报酬,既然是报酬,应当以员工支付合理劳动为对价。因此,企业的福利政策要涵盖福利设定的目标和相应的对员工行为的要求两方面内容,具备对员工的认识和行为进行正确导向的功能。一项企业福利政策,应当向员工表达和传递下述信息:
·员工福利与企业绩效相挂钩
·员工福利与个人工作表现及贡献相挂钩
2、履行告知义务
企业应当采取恰当的传播渠道,将企业的福利政策告诉所有员工,比如把福利政策明明白白写进员工手册。一定要让员工周知企业有什么福利,不同的福利对自己的要求是什么,明确自己应该朝什么方向去努力。这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也是尊重员工知情权的需要。
3、区分福利层次
要按对企业贡献程度,将福利设定不同的等级层次。要规定什么样的福利属于保障性福利,是全体员工都应享有的;什么样的福利属于 绩效性福利,只有工作绩效达到时才能享有,而且达到不同的绩效,享受不同的绩效福利。
4、适时增减福利项目
企业绩效随着市场环境变化会有起落,企业的福利一定要及时反映企业绩效的变化。企业绩效转好,应当适时地增加一些新的福利项目;企业绩效下降了,也要相应地暂时性裁减部分福利项目。通过员工福利变化,要让员工感知企业生存的变化,取得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培养员工和企业生命息息相关的潜意识。
5、特色福利
企业必须搞自己的特色福利,有特色才有吸引力。企业有能力增加福利投入时,可以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原则,设定福利项目。如果在福利投入既定不变的情况下,则要秉着“集中使用投资”的原则,创新一些不苟同于别的企业的福利项目,保持福利的新颖特征。
6、自助式分配
不同员工有不同的需要,福利分配应当充分尊重员工的需要,采取“自助餐”式的福利分配方式是最好的选择,对员工和企业两全其美。员工可以发挥主动性,尽己所需,企业不用强迫,收效显著。不过这种方式需要企业有能力提供可选择的多样化方案。
7、公正兑现
一方面,要求企业管理者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做出的对员工许诺,在时机成熟时一定要兑现。不能当企业绩效不好时取消员工福利,要求员工理解;而当企业绩效见增时,对员工的呼声却充耳不闻。另一方面,企业奖励员工福利时,要让群众心服口服,让群众了解该项福利确确实实就是该人应当享有的。可以将享有特别福利的员工名单进行公示。
五、结构分类
1、薪酬结构之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企业雇员劳动收入的主体部分,也是确定其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的基础。其具有常规性、固定性、基准性、综合性等特点。基本工资又分为 基础工资、 工龄工资、 职位工资、 技能工资等。在我国按劳动法规定,基本工资在每个地区都会有它的最低标准。
2、薪酬结构之加班费:是指员工超出正常工作时间之外所付出劳动的报酬。劳动法有明文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或者延长工作时间,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劳动者加班或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
3、薪酬结构之福利:员工福利是一种以非现金形式支付给员工的报酬。员工福利从构成上来说可分成二类:法定福利和公司福利。法定福利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保障员工利益而强制各类组织执行的报酬部分,如社会保险;而公司福利是建立在企业自愿基础之上的。员工福利内容包括:补充养老、医疗,住房、寿险、意外险、财产险、带薪休假、免费午餐、班车、员工文娱活动、休闲旅游等。
4、薪酬结构之办公环境:是指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这是企业重视人的情绪、人的需求、人员激励的体现。
5、薪酬结构之学习成长机会:是指企业结合自身的企业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业务技能或管理技能的培训,创造环境让员工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技能或管理技能。
六、福利类型
1、法定类: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带薪假期。
2、保险类:补充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团体健康保险;企业年金;退休计划。
3、生活保障类:员工餐厅;购房贷款;购车贷款;员工互助基金;日托;汽油费报销。
4、个人发展类: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员工培训计划;员工晋升计划;进修教育;图书阅览室。
5、补助类:住房补助;结婚补助;生育补助;交通补助;通讯补助。
6、活动类:员工活动;家庭日活动;员工聚餐;员工旅游。
7、员工俱乐部类:健身俱乐部;足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象棋俱乐部。
8、身心健康类:年度体检;健康顾问;EAP。
9、公司层面类:奖金、津贴;节假日/生日礼金;员工持股;员工股票期权;本公司产品优惠;利润分享计划;收益分享计划。
10、实物类:购物卡;电话卡;代金券;电影票;健身卡;美容卡;日用品;图书。